用于汽车拖拉机性套管及其它耐蚀减摩零件。QAl1-3-1.5铝青铜;为含铁、锰元素的铝青铜。具有高的强度和耐磨性,经淬火、回火后可提高因故的,有较好的高温耐蚀性和抗氧化性,在大气、淡水和海水中抗蚀性很好,切削性尚可,可焊接,不易钎焊,热态下压力性良好。用于高温条件下工作的耐磨零件和各种标准件,如齿轮、轴承衬套、圆盘、导向摇臂、飞轮、固定螺帽等。可代替高锡青铜重要机件。QAl1-4-4铝青铜;为含铁、镍元素的铝青铜。
无锡征图钢业有限公司
热轧精密钢管用连铸圆管坯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,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,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,粗轧料经切头、尾、再进入精轧机,实施计算机 控制轧制,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、成为直发卷。直发卷的头、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,厚度、 宽度精度较差,边部常存在浪形、折边、塔形等缺陷。其卷重较重、钢卷内径为760mm。将直发卷经切头、 切尾、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、平整等精整线后,再切板或重卷,即成为:热轧钢板、平整热轧钢卷、纵切带等产品。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 成热轧酸洗板卷。(1)合理选材。对精密复杂模具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模具钢(如空淬钢),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,对较大和无法锻造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。
用油酸钠构成的疏水性絮凝物,用浮选法很简单收回。含TFe15%的赤铁矿和石英混合给矿,经粗选收回率到达94%,铁精矿档次为46%。微纤细磁性铁矿藏在浮选之前进行剪切絮凝,可显着进步收回率。磁复合絮凝磁复合絮凝分选工艺,是近年来展起来的一种微细粒弱磁性铁矿分选新工艺,是指在高分子絮凝、疏水絮凝的基础上,添加磁种并置于外界磁场中,以强化絮凝效果,一起又坚持较好的挑选性。宋少先在pH调整剂、各种涣散剂、各种捕收剂和非极性油等条件实验的基础上,找到了微细粒大冶菱铁矿挑选性疏水絮凝磁选的较好剂条件。
采用新技术、冷拔方式生产高精度冷拔管──液压缸体与传统的切削工艺比较。具有以下特点:(1)生产效率高:用传统的方法生产一根内径420毫米。12米长的缸筒需1小时。用冷拔方法生产只需4分钟。(2)率高:由于镗孔的滚压头兼起导向作用。在切削过程中。毛坯管由于自重产生挠度。致使滚压头和镗走偏。造成废品。率只能达到60%左右。而用冷拔方法生产。率可达95%以上。(3)金属利用率高:用传统的镗孔方法缸体。金属利用率只有50-70%。
(2)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,厚薄不要太悬殊,形状要对称,对于变形较大模具要掌握变形规律,预留余量,对于大型、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组合结构。
(3)精密复杂模具要进行预先热,消除机械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。
(4)合理选择加热温度,控制加热速度,对于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缓慢加热、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模具热变形。
(5)在保证模具硬度的前提下,尽量采用预冷、分级冷却淬火或温淬火工艺。
(6)对精密复杂模具,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。
(7)对一些精密复杂的模具可采用预先热、时效热、调质氮化热来控制模具的精度。
(8)在修补模具砂眼、气孔、磨损等缺陷时,选用冷焊机等热影响小的修复设备以避免修补过程中变形的产生。
另外,正确的热工艺操作(如堵孔、绑孔、机械固定、适宜的加热方法、正确选择模具的冷却方向和在冷却介质中的运动方向等)和合理的回火热工艺也是减少精密复杂模具变形的有效措施。
不锈钢管是水的准备、贮存、输送、净化、再生、海水淡化等水工业选材。年需求大约25吨。近年来,我国的一些城市在水和 等流体输送方面也始采用不锈钢管。不锈钢管道及其输水设备,是当今世界进的基础性净水材料,其防腐蚀性能强,铸铁管、碳钢管、塑料管等,都无法与其相比。我国始使用薄壁不锈钢水管是在2年,其行业标准于21年,但推广初期并没有较大规模使用,不过 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,薄壁不锈钢水管以其安全可靠、卫生环保、经济适用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,目前在北京、江苏、广东等地已经有了专业的生产厂家,并被应用于饮用水系统、热水系统、供暖系统。围本标准规定了公称压力PN为.1.、1.2.4.MPa和公称压力PN为2.、5.、11.、15.和26.MPa的平面、突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的型式和尺寸。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压力PN.6~PN26.MPa的平面、突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。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。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版本的可能性。
钢中加入稀土,可以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组成、形态、分布和性质,从而改善了钢的各种性能,如韧性、焊接性,冷性能。在犁铧钢中加入稀土,可提高耐磨性。生产工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?炼钢的主要任务是按所炼钢种的质量要求,调整钢中碳和合金元素含量到规定范围之内,并使P、S、O、N等杂质的含量降至允许限量之下。炼钢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氧化过程,炉料中过剩的碳被氧化,燃烧成CO气体逸出,其它SP、Mn等氧化后进入炉渣中。
最新资讯
最新新闻